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外国银行分行营运资金缴纳印花税问题的批复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6 21:17:33  浏览:8173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外国银行分行营运资金缴纳印花税问题的批复的通知

国家税务总局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外国银行分行营运资金缴纳印花税问题的批复的通知


国税函[2002]104号

  天津市地方税务局:

  你局《关于外资银行分行有关印花税问题的请示》(津地税外[2001]46号)收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外国银行在我国境内设立的分行,其境外总行需拨付规定数额的“营运资金”,分行在帐户设置上不设“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帐户。关于上述外国银行分行由其境外总行拔付的“营运资金”如何缴纳印花税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第二条的规定,外国银行分行记载由其境外总行拨付的“营运资金”帐簿,应按核拔的帐面资金数额计税贴花。

  二○○二年一月二十八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魏某与临沂欧典铁艺公司侵害商业秘密纠纷上诉案

唐青林


一、案件来源
山东省临沂市中级人民法院(2003)临民三初字第43号、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2005)鲁民三终字第35号判决书。

二、案件要旨
权利人导致商业秘密公开的方式包括:(一)自愿公之于众;(二)申请专利并经公告;(三)公开销售含有商业秘密,且他人可以通过观察等手段轻易获取该商业秘密的产品;(四)保密措施明显不当等。

三、基本案情
原告欧典铁艺公司主要生产、销售铁艺制品,2003年3、4月,其分别制定了《公司保密制度》及《业务管理规则制定暂行条例》,其中都涉及到对商业秘密的保护,并规定如有泄密,公司有权随时解聘,并可要求员工赔偿公司损失2至20万元。被告魏某曾任欧典铁艺公司业务部经理,负责协助总经理工作并主管业务部的全面工作。2003年9月,魏某提出辞职申请。在魏某工作期间,其。
后欧典铁艺公司以魏某在职期间曾利用欧典铁艺公司的产品设计图纸与他人进行业务联系与合作,侵犯其产品设计方案和客户信息商业秘密为由,向临沂市中院提起诉讼。

四、法院审理
临沂市中院经审理后认为,欧典铁艺公司所拥有的产品设计方案及其客户信息符合商业秘密的构成要件,属于非公知信息,能够为其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并经欧典铁艺公司采取了制定公司保密制度等措施进行保密,故构成欧典铁艺公司的商业秘密。被告魏某作为业务经理,在任职期间利用欧典铁艺公司的设计图纸等条件与他人合作经营与所在公司同类的业务,该行为既是侵犯欧典铁艺公司商业秘密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同时也是侵犯公司利益的行为,故构成对欧典铁艺公司权利的侵犯,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欧典铁艺公司虽主张的4.6万元的损失,但只按2.6万元预交了案件受理费,故其余部分按撤回起诉处理。关于2.6万元,考虑到欧典铁艺公司的经营规模和魏某侵权的情节,加之欧典铁艺公司2—20万元的规定,欧典铁艺公司主张2.6万元的经济损失是合理的,应得到法律的支持。综上,法院判决:魏某于判决生效后十日内赔偿欧典铁艺公司经济损失2.6万元。案件受理费亦由魏某承担。
判决后,魏某不服,向山东省高院提起上诉称,被上诉人欧典铁艺公司的铁艺生产方法不属于商业秘密,临沂市2000年5月份以前生产铁艺制品的单位就有20多家,且被上诉人欧典铁艺公司提供给法庭的图纸和铁艺方案在铁艺图书中都能找到;被上诉人对其公司的铁艺生产方法从未采取保密措施,其一审提供的保密制度是后补的,上诉人从未见过;上诉人未利用被上诉人的产品设计图纸与他人进行业务联系与合作,该图纸只要是与被上诉人公司联系过业务的单位都有。故请求二审法院驳回被上诉人的诉讼请求。
二审庭审时,法庭要求被上诉人欧典铁艺公司明确其要求保护的商业秘密的内容。被上诉人主张其商业秘密包含三方面内容:客户信息、加工工艺及产品图纸。对于客户信息被上诉人主张是公司的一些老客户,没有书面的东西;对于加工工艺,被上诉人未提供证据,也不能陈述其具体内容;对于产品图纸,被上诉人只提供了其在一审中出具的2张楼梯扶手的图案。
另外,上诉人魏某在二审庭审时提交了被上诉人欧典铁艺公司的一份宣传图册和案外人天马铁艺公司设计的楼梯扶手、围栏方案,其中均刊登有与被上诉人所提交的图案中的一幅相同的设计图案。被上诉人承认宣传图册系其为宣传之用向客户所散发。对天马铁艺公司所设计的图案,被上诉人认为上面未载明时间,故不能作为比对对象。
山东省高院经审理后认为,寻求商业秘密保护的前提是基于商业秘密的存在。本案中,被上诉人欧典铁艺公司在一审中主张上诉人魏某侵犯其商业秘密,因此,应当明确其要求保护的商业秘密的具体内容。根据被上诉人在二审庭审时的陈述,其要求保护的商业秘密包括客户信息、铁器加工工艺和产品设计图纸三方面,但对于客户信息和铁器加工工艺,被上诉人不能明确其具体的内容,亦未向法院提供证据加以支持。对于被上诉人一审时提供的产品图纸,系被上诉人设计的楼梯扶手和围栏的样式图案,并非产品设计图纸,不包含设计方法,上述样式的楼梯扶手和围栏在一旦为用户实际安装之后,他人便可直观地看到该图案样式,且图案之一曾刊登于被上诉人的对外宣传图册之中。因此,该楼梯扶手和围栏样式并不具有秘密性,被上诉人所主张的商业秘密并不存在。另外,依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采取保密措施是商业秘密的构成要件之一,而这种保密措施针对被保密的对象来说,应当是合理和适当的,仅仅建立保密制度而缺乏有针对性的措施是不能被认为采取了适当的保密措施的。从这一方面来说,原审认定被上诉人制定了保密制度即是采取了保密措施的理由也是不充分。
关于上诉人在为被上诉人联系业务的同时利用被上诉人的图纸为自己联系业务的行为,该行为违背了上诉人所应负有的诚实信用义务,但不能被认为即侵犯了被上诉人的商业秘密。对上诉人的上述行为,被上诉人应当寻求其他途径加以救济。据此,被上诉人关于上诉人侵犯了其商业秘密并造成损害的主张,法院不予支持。
一审法院未查明商业秘密的具体内容即认定商业秘密存在,判决上诉人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不当,应予纠正。综上,山东省高院最后判决:撤销一审法院的判决,驳回欧典铁艺公司的诉讼请求。且一、二审案件受理费均有欧典铁艺公司负担。

五、律师点评
本案中,欧典铁艺公司在其向客户散发的宣传手册上刊登了其主张商业秘密的产品设计图样,最终被法院认定该设计图样不具备秘密性,不符合商业秘密的构成要件而被驳回了诉讼请求。欧典公司的该行为可说是因为保密措施不当而导致的商业秘密外泄。那么,除此之外,权利人的哪些行为将导致商业秘密公开呢?
根据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业秘密案件有关问题的意见》第十条第一款规定:“权利人导致商业秘密公开的方式为:(一)自愿公之于众;(二)申请专利并经公告;(三)公开销售含有商业秘密,且他人可以通过观察等手段轻易获取该商业秘密的产品;(四)保密措施明显不当。”
具体来说,(一)自愿公之于众。即权利人出于社会公益或其它目的,自愿地将属于其所有的商业秘密信息通过在公开出版物上刊登、在展会上展出等方式向社会公开;(二)申请专利并经公告。即权利人转变对其保密信息的保护方式,通过向国家专利申请部门申请,以公开信息内容为代价换取国家法律对于该信息所提供的绝对的、排他性的保护。由于这些信息在权利人申请专利的过程中,会经过有关部门的审核、公告程序,最后即使上述信息未能取得专利权,由于已向社会公开,不再符合秘密性要件,即无法再作为权利人的商业秘密加以保护了;(三)公开销售含有商业秘密,且他人可以通过观察等手段轻易获取该商业秘密的产品。通过公开销售含商业秘密的产品,权利人以放弃产品所有权为代价换回经济利益,对于该项产品,其也不能再主张权利。若第三人通过观察、反向工程等合法手段能够轻易地获取产品中所含的商业秘密信息,则其对该商业秘密的占用也完全是合法的;(四)保密措施明显不当。商业秘密的构成要件强调须对商业秘密采取合理的保密措施,若权利人没有采用合理的保密手段,如未对保密信息加以标注并采取隔离等措施,第三人能够轻易的获取,则该商业秘密信息自然就可能轻易的泄露出去。
若权利人具有上述行为之一的,则其商业秘密即由于公开,不再具备不为公众所知悉这一要件从而丧失了作为商业秘密的资格。因此,商业秘密权利人应注意审视自己的行为,一旦发生上述情况的,应立即采取措施予以改进、制止。

编者注:本文摘自北京市安中律师事务所唐青林律师主编的《中国侵犯商业秘密案件百案类评》(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唐青林律师近年来办理了大量侵犯商业秘密的民事案件,为多起涉嫌侵犯商业秘密罪提供辩护,在商业秘密法律领域积累了较丰富的实践经验,欢迎切磋交流,邮箱:lawyer3721@163.com,电话:13910169772。

劳动人事部关于贯彻执行《炉窑护目镜和面罩》国家标准的通知

劳动人事部


劳动人事部关于贯彻执行《炉窑护目镜和面罩》国家标准的通知

1984年3月19日,劳动人事部

我部委托冶金部安全技术研究所起草的《炉窑护目镜和面罩》国家标准草案,业经国家标准局以国标发〔1983〕556号文批准为国家标准,编号和名称为:GB4015--83《炉窑护目镜和面罩》,自1984年10月1日起实施。标准文本由技术标准出版社出版。为了贯彻《炉窑护目镜和面罩》国家标准,特作如下通知:
一、由武汉劳动防护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站根据本标准进行产品质量监督检验工作。请武汉中心站提前做好监督检验准备工作,并召开生产单位产品质量监督检验工作会议,制定监督检验实施细则,以保证标准按期实施。
二、生产炉窑护目镜和面罩的单位,必须严格按照本标准组织生产,并向武汉劳动防护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站申请《产品合格证书》和《产品检验证》。
三、商业经销单位收购、销售的炉窑护目镜和面罩,要符合国家标准,并附有检验机构的《产品检验证》。
四、自1984年10月1日以后,各使用单位应购置符合国家标准的炉窑护目镜和面罩,并建立炉窑护目镜和面罩定期检查和失效报废制度。
五、各级劳动部门、各级企业主管部门,应当采取有力措施,督促各有关单位贯彻执行上述标准。

附:炉窑护目镜和面罩 The goggles and helmetfor furnace operators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4015--83(国家标准局1983年发布 1984年10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适用于在炉窑前作业时,为预防红外线眼伤戴用的护目镜和面罩。
1.品种
1.1 护目镜:普通型、前挂型、防侧光型
1.2 眼罩
1.3 防护面罩
2.技术要求
2.1 对滤光片的技术要求
2.1.1 滤光片的颜色应为暗混合补色,不得呈鲜明的单色。
2.1.2 遮光号按下列公式划分:
7 1
S=1+------log------
3 τ
式中:S——遮光号;
τ——可见光透过率。
2.1.3 各种遮光号的滤光片,其透过率要符合表1要求。各种遮光号的滤光片,在313nm波段的最大透过率不得大于0.1%;在210~313nm波段范围内,透过率不得超过313nm波段所允许的值。
------------------------------------------------
| 可见光透过率(%) |
遮光号 |------------------------------|
| 最 大 | 最 小 |
--------------|--------------|--------------|
1.2 |100 |74.4 |
--------------|--------------|--------------|
1.4 | 74.4 |58.1 |
--------------|--------------|--------------|
1.7 | 58.1 |43.2 |
--------------|--------------|--------------|
2 | 43.2 |29.1 |
--------------|--------------|--------------|
2.5 | 29.1 |17.8 |
--------------|--------------|--------------|
3 | 17.8 | 8.5 |
--------------|--------------|--------------|
4 | 8.5 | 3.2 |
--------------|--------------|--------------|
5 | 3.2 | 1.2 |
--------------|--------------|--------------|
6 | 1.2 | 0.44 |
--------------|--------------|--------------|
7 | 0.44 | 0.16 |
--------------|--------------|--------------|
8 | 0.16 | 0.061 |
--------------|--------------|--------------|
9 | 0.061| 0.023 |
--------------|--------------|--------------|
10 | 0.023| 0.0085|
------------------------------------------------
------------------------------------------------
红外线平均透过率(%)
------------------------------------------------
780~1300nm|1300~2000nm
--------------------|--------------------------
37 | 37
--------------------|--------------------------
33 | 33
--------------------|--------------------------
26 | 26
--------------------|--------------------------
21 | 13
--------------------|--------------------------
15 | 9.6
--------------------|--------------------------
12 | 8.5
--------------------|--------------------------
6.4 | 5.4
--------------------|--------------------------
3.2 | 3.2
--------------------|--------------------------
1.7 | 1.9
--------------------|--------------------------
0.81 | 1.2
--------------------|--------------------------
0.43 | 0.68
--------------------|--------------------------
0.20 | 0.39
--------------------|--------------------------
0.10 | 0.25
------------------------------------------------
2.1.4 屈光度。
不得大于--0.125D。
2.1.5 平行度。
1
不得大于--棱镜度
6
2.1.6 强度性能。
在有可能发生眼外伤的场所,滤光片应能承受45克钢球从1.3米高处自由落下的冲出;用在其他场所,滤光片应能承受16克钢球从0.6米高处自由落下的冲击。
2.1.7 耐热性能。
经过耐热性能试验后,不得破裂或变形。
2.1.8 表面质量。
在滤光片的中心部位不允许有可见的气泡、灰点、杂质、擦痕、条纹;在滤光片的四周不允许有影响视力的缺陷;一副眼镜的两个滤光片之间,不允许有明显的色度差异。
2.2 对配件的技术要求
2.2.1 各种配件应不易脱落和破损,并易于更换。配件表面必须平整光滑,边角处不得呈现易于刺伤皮肤的锐角。
2.2.2 金属材料经过耐腐蚀性检验后,用肉眼观察不得有腐蚀痕迹。
2.2.3 塑料材料应有耐热性能,经过耐热检验后,不允许有变形或干裂现象。
2.2.4 塑料材料应当有耐燃性能,燃烧速度不得大于1毫米/秒。
2.3 对眼护具的结构要求
2.3.1 眼罩或眼镜须能将眼眶部位盖住,并要有通气结构。眼罩的边缘要光滑、有弹性。
2.3.2 面罩佩戴时要稳固、舒适,窗口不得小于105×50毫米。
2.3.3 滤光片应与眼睑部保持一定距离,不得使滤光片接触到睫毛。
3.检验方法
3.1 光学检验方法
3.1.1 颜色测试。
按照GB3609.3--83第5章的规定测试。
3.1.2 遮光号测试。
按照GB3609.3--83第2章的规定测试。
3.1.3 透过率测试。
按照GB3609.3--83第1章的规定测试。
3.1.4 屈光度测试。
利用测屈光度的查片机进行测试,仪器精度要求0.06D。
3.1.5 平行度测试。
按照GB3609.3--83第3章的规定测试。
3.1.6 表面质量的检测。
在60瓦白炽灯光下,使眼和滤光片、滤光片和灯之间的距离,各保持30厘米,用肉眼来检查。以滤光片的最大弦的中点为圆心,在半径15毫米的圆面积内,为滤光片的中心部位,以及其边缘部分。对面罩上的滤光片按眼镜滤光片的相应部位检测。
3.2 非光学检验方法
3.2.1 滤光片耐热性测试。
按照GB3609.3--83第1章的规定测试。
3.2.2 滤光片强度性能测试。
在外径为32毫米,内径为25毫米的钢制圆管上,放置垫厚3毫米邵氏硬度为40±2的橡胶垫圈,其内径与圆管相同,然后将样品放在橡胶垫圈上(球面滤光片的凸面应向上)进行冲击。
3.2.3 金属配件耐腐蚀性测试。
按照GB3609.2--83第3章的规定测试。
3.2.4 塑料配件耐热性测试。
将样品置于67℃±2℃的恒温箱中烘烤30分钟,取出后放在室温冷却。
3.2.5 塑料配件耐燃性测试。
将眼镜框架(量好其长度)或取自面罩最薄部位的样品(150毫米×13毫米)之一端夹紧,使其处于与水平方向成45度角的状态,然后用酒精灯点燃另一端,测定火焰蔓延到中心位置的时间,算出其燃烧速度。样品数为3个,取其平均燃烧速度。
4.检验规则
4.1 产品必须经国家指定的技术部门检验。符合本标准并获得合格证书后方可生产、销售。
4.2 产品由生产厂按本标准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并须附有产品合格证和检验证。
4.3 每1000副产品为一批,生产厂必须按本标准规定,按批进行抽检,抽检数量如下:
a.表面质量和颜色按2%抽检,允许不合格率为抽检样品量的5%;如果不合格率超过5%,则允许重新抽样复检一次,若不合格率仍超过5%,则此批产品为不合格。
b.透过率、屈光度、平行度、遮光号等按2%抽检,其他性能指标按0.3%抽检。如果有一副一项性能指标不合格,则允许重新加倍抽样复检一次,若仍有一副一项不合格,则此批产品为不合格。
5.包装、标志,贮存、运输和使用
5.1 产品应有包装,并应附有产品检验证、合格证及使用说明书。包装箱要印明下列标志:
a.生产厂名称及商标;
b.产品名称;
c.型号;
d.数量;
e.生产日期;
f.遮光号;
g.合格证书编号。
5.2 产品运输和贮存中,禁止与酸、碱及其他有毒物质放在一起。产品应保持清洁,不得受压、受热、受潮和阳光照射。
5.3 根据热源种类、温度等因素,推荐使用滤光片遮光号如表2。
表2
------------------------------------------------------------------------------
| 适 用 范 围
遮 光 号 |--------------------------------------------------
| 热源平均温度℃ | 热源种类
--------------------------|----------------------------|--------------------
1.2 | 1050 |
--------------------------|----------------------------|
1.4 | 1070 |
--------------------------|----------------------------|
1.7 | 1090 | 高 炉
--------------------------|----------------------------|
2.0 | 1110 | 加热炉
--------------------------|----------------------------|
2.5 | 1140 | 烧结炉
--------------------------|----------------------------|
3 | 1210 | 转 炉
--------------------------|----------------------------|
4 | 1290 | 平 炉
--------------------------|----------------------------|
5 | 1390 |
--------------------------|----------------------------|--------------------
6 | 1500 |
--------------------------|----------------------------|
7 | 1650 |
--------------------------|----------------------------|
8 | 1800 | 电 炉
--------------------------|----------------------------|
9 | 2000 |
--------------------------|----------------------------|
10 | 2150 |
------------------------------------------------------------------------------
----------------------------------------------------------------------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国家劳动人事部提出。
本标准由冶金部安全技术研究所、湖南冶金防护防治研究所、湖南省工矿民族贸易公司负责起草。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